Thursday, April 29, 2010

Selected Papers 042910

biochemistry
Mechanosensitive Self-Replication Driven by Self-Organization
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the Efficiency of Protein Translation

prokaryotic cytoskeleton
Spatially Ordered Dynamics of the Bacterial Carbon Fixation Machinery
ParA2, a Vibrio cholerae Chromosome Partitioning Protein, Forms Left-Handed Helical Filaments on DNA
Estimating Z-Ring Radius and Contraction in Dividing Escherichia coli
Intra- and Intercellular Fluctuations in Min-Protein Dynamics Decrease with Cell Length

cell biology
Membrane Curvature Controls Dynamin Polymerization
Circadian Gating of the Cell Cycle Revealed in Single Cyanobacterial Cells
The KaiA Protein of the Cyanobacterial Circadian Oscillator Is Modulated by a Redox-Active Cofactor
Mitochondrial Fusion Is Required for mtDNA Stability in Skeletal Muscle and Tolerance of mtDNA Mutations
Cooperation Between Translating Ribosomes and RNA Polymerase in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neuroscience
Learning as a Phenomenon Occurring in a Critical State

plant physiology
Floral Symmetry Genes and the Origin and Maintenance of Zygomorphy in a Plant-Pollinator Mutualism

evolution
Toward Extracting All Phylogenetic Information from Matrices of Evolutionary Distances

theoretical biology
Evolutionary Games in the Multiverse
Maximum Entropy Models for Antibody Diversity
Dissipation and Displacement of Hotspots in Reaction-Diffusion Models of Crime

Labels:

Tuesday, April 27, 2010

Auld Lang Syne

我常覺得
像現在這樣
有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往來世界各地
有e-mail, MSN, facebook, skype之類的溝通管道
可以立即和遠方的人聯絡上
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

習慣了這種便捷後
人們似乎比較不會去珍惜和朋友家人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
更糟糕的是
有一些很深刻的情感在這種模式下完全消失得無影無蹤
譬如李白在他的《送友人》中的刻劃──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今天有多少人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

三年前在亞洲科學營結束之際
當我跟小隊上幾個遠道而來的隊員或是五個哈薩克小孩道別時
都懷著在這次道別後此生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面的一種警覺
在這種心境下的一個重重的握手、一個深深的擁抱
各種情緒夾雜直擊內心深處
真的難以言喻
也難怪李白只能以景寓情

這次有機會再見到兩個哈薩克小孩
我真的非常高興
因為他們喜歡踢足球
所以後來想說問問看實驗室一個也喜歡踢球的學長
有沒有什麼足球相關的東西可以送朋友
學長問說預算上限
我當時想都沒想就回了"沒有上限"
這答案或許有點未經理智思考
但是friendship或是companionship本來就是無價的
不管經過三年後發生了多少變化
當時這些哈薩克小孩和我之間的真心互動
一起為同樣的目標耗費精神心力後產生的繫結
到現在回想起來都會讓我微笑
[exactly是我在這篇中提到的那種微笑:)]
再者這次分別以後
除非我空出時間去中亞一趟
我想是真的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面了
最後一個理由
真正的朋友在我心中的順位是最高的
這可能是《海賊王》看太多的後遺症XD

--------------------------------------------------

如果他們聽得懂中文
我想我會唱〈處處都有你〉送他們
雖然歌詞流露出的執著太深
不過這首歌確實從我小二一直讓我感動到現在

但悲欣交集的場合
或許〈Auld Lang Syne〉會更合適吧
by Sissel Kyrkjebø, by Dougie MacLean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 a cup o’ kindness yet,
for days of auld lang syne.

We twa hae run about the braes,
and pou’d the gowans fine;
but we’ve wander’d many a weary fit,
since days of auld lang syne.

And we twa hae paidl’d in the burn,
frae morning sun till dine;
but seas between us braid hae roar’d
since days of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 a cup o’ kindness yet,
for days of auld lang syne.

And surely ye’ll be your pint’ stoup!
And surely I’ll be mine!
And we’ll tak a cup o’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And there’s a hand my trusty fiere!
And gie’s a hand o’ thine!
And we’ll tak a right guid-willie-waught,
for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 a cup o’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ll tak a cup o’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Friday, April 23, 2010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XD

三年前認識的五個哈薩克斯坦小孩中
有兩個(Aidyn and Tamirlan)這週到台灣來!

雖然已經快兩年沒連絡了
(我最後一封寫給他們的mail "Assalamu Alaikum"是0504'08發的
他們最後一封寫給我的mail "UAGALEIKUM ASSALAM!"是0510'08發的)
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那真情的握手、
離開台灣前我們一起度過的那17個小時、
特別是夜半時分我們一同打拚歡笑的那段時光

希望在老共的協助下能盡快和他們碰到面:D

--------------------------------------------------

"Caidai shi ai Daiuaan"
這句話是我剛剛重讀Aidyn寫給我的mail時發現的
想必三年前我一定是沒看懂這句話
不然早就笑翻了XD

看習慣漢語拼音後
今天才知道這是一句很常見的台語口號XD
雖然不知道是誰教壞Aidyn的
但是我猜應該是黃天亮這個深綠份子:D

Thursday, April 22, 2010

Concerning Hobbits

在生活困頓時
還能感受到這個世界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
是件相當幸福的事情QQ
有佛法、音樂還有親愛的植物們:)

國三時的a blue month
大二時的a black month
應該不會重現

--------------------------------------------------

在大二的a black month進入尾聲之際
也就是期末考全部結束、
到台大醫院看過胃腸肝膽科確定我還有救之後
一個窗外灑滿餘暉的落日時分
我拿起小寧借我的魔戒DVD放到電腦上播放
耳邊不久就響起了"Concerning Hobbits"
......
在受盡將近一個月的苦難折磨後
Howard Shore的這段旋律真的打到我心裡最深處
如同春風拂過萎黃的花草一般
頓時綠意再度盎然
這樣比喻事實上還不足以描述我當時的感動

雖然"Concerning Hobbits"沒有人聲部份
但是部分段落在"The Breaking of the Fellowship"中有歌詞──

When the cold of winter comes
Starless night will cover day
In the veiling of the sun
We will walk in bitter rain

But in dreams
I can hear your name
And in dreams
We will meet again

When the seas and mountains fall
And we come, to end of days
In the dark I hear a call
Calling me there,
I will go there
And back again

照破黑暗的那一線光明:)
這兩首和Enya唱的"May It Be"對我都是相當有用的療傷音樂
不過"The Breaking of the Fellowship"和"May It Be"意境較為沉重
不像"Concerning Hobbits"中有許多輕快跳躍充滿活力的音符

或許有人早已知道
在魔戒三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配樂就是"Concerning Hobbits"
不過我想在這篇出現之前應該沒人知道原因吧:)

Monday, April 19, 2010

Schubert Piano Sonata in B flat major, D960

舒伯特的這首鋼琴奏鳴曲我手邊有四個版本──
Arrau, 兩個Brendel, 還有Pollini
這樣的版本數量
相對於古典音樂整體收藏的貧乏程度來說
足見D960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真正體察到蘊藏在Schubert音樂底下的情感與哲思
就是從Brendel早年的D960開始的
隨著樂句流動開展出的那一片風景到現在還是難以言喻
然而...
今天晚上在youtube上聽Richter的版本
想不到放慢步調竟能看到另一番更深刻的境界T^T
大師真的是大師:)

--------------------------------------------------

關於D960一篇不錯的樂評
關於Richter教官的看法

Saturday, April 10, 2010

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

(main content written on June 13 '10)

有幸參加並能付出一點心力在晨曦社的50週年社慶上
真的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累積來的福報
雖然昱力學長與眾學長們討論社團現況時
稱現有的兩名社員都相當精進用功
但是自己的修行到哪裡自己最清楚

表相上
過去一年多內養成的每天打坐念佛功課幾無間斷
不過其實自從上了研究所
開始過著每天都要向實驗室報到的日子後
過去在大學四年那種有很多時間獨處的時光已然消逝
當然身獨處並不是心獨處的必要條件
不過對於我這種定力薄弱但卻妄想達到鬧中取靜的人來說
在面對與處理實驗室裡人際互動關係上
可以說是相當失敗
而少數稱得上真正了解我、講話對得上頭的朋友們
都已不在台大或甚少機會碰面
在缺少知音的狀況下更讓這事雪上加霜
不知道造成過多少回有意無意的傷害
違背菩薩律儀實在忝為佛弟子
[真的很感謝還有
晨曦社、LTTC的德文課、以及這學期曾老師的藏文課
為我的生活注入許多歡喜與活力
要不然情況恐怕會更糟糕XD]

在這樣的因緣下
本來就已經相當熾盛的煩惱更加熾盛
雖然阿姜查說──
"混亂升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升起的地方;
那裡有混亂,我們透過智慧,那裡就有寧靜。"
但顯然自己的智慧還不足以時時徹見實相
常常讓三毒之火把正念燒掉了

其實年初擬撰社慶邀請函自勉的用意相當濃厚
但成稿後至社慶這段時日所犯罪業實在罄竹難書
所以說
能參加社慶向眾學長們學習是久遠以前累積來的福報
這句話所言不虛

......

因為學弟希望能幫忙帶相見歡的小遊戲
所以比表訂時間提早半小時到二活
其實我很懷疑我有辦法帶好這種互相認識的小團康XD
一者我如果要認識一個原本不熟的人
向來都是採用一對一細火慢燉的模式
不習慣混進一大群人中裝熟哈啦
[因為這樣生科系的魚房一直跟我很絕緣XD]
二者上次當隊輔已經是快兩年前的事了
相關經驗在腦海表層已經沒什麼蹤跡可覓
不過到了會場
見到一些在開籌備會議時碰過的學長
心情放鬆不少
更好的消息是
許多學長似乎都是好友多年未見的境況
並有相片文物回顧展作催化劑
就很自動地聚成一群一群談了起來
雖然原本設計的小團康是希望讓不同世代的學長們能彼此認識
這樣的情形跟原意有點相違
不過念在大家見面實在不易
相見歡的小遊戲就默默地不執行了:)

看學弟忙著處理電腦的問題
而我似乎也幫不上什麼忙
跟學弟的爸爸聊天
學弟的爸爸現在是中興的教授
是做plant physiology的
很久沒跟boss level的人談career的問題
有一點收穫:)

在報到時拿到一套書籤跟一本社慶專刊
趁著活動開始前略為翻閱
專刊的品質完全在意料之外!
國中畢業時當過班刊的總編
知道編刊物並不是件輕鬆的事
對於一個現有社員數小於五人的社團來說
能產生這樣一本刊物
真的要感謝眾學長們的發心分享與付出

主題演講是慧開法師的"生命意義的探索與實踐"
這表面上看似嚴肅深沉的課題
學長竟然能把它講得那麼歡喜又不失深度
實在是功力深厚:)

陸陸續續有幾位遲到的學長前來
我認得的有
系上的王淑美老師:-)
雖然以前上植生的時候
就覺得老師有些話語跟佛學思想滿相應的
但是從來沒想過老師也學佛而且曾是晨曦社的一份子XD
立法委員田秋堇:-)
沒想到田秋堇在肇璧學長當社長的年代是副社
好吧其實我也看不出來田委員有學佛
不過委員在台灣政壇上是少數有在為環保議題努力的
值得稱讚XD
其餘今天前來的學長中
在世學方面對台灣社會有比較大貢獻的
應該就是消基會的創辦人李伸一學長了

接下來的研討會在籌備會議期間的定位一直是比較學術的
奈何稿源不足結果轉型成以晨曦社的發展為討論重心
在整天輕鬆歡喜的氣氛中這個議題的討論學長們可說是砲火猛烈XD
或許因為我接觸佛法的過程滿曲折的
不像昱力是在一個佛教家庭[晨曦家庭]中長大
對於晨曦社的課程活動規劃沒有像昱力那麼保守
不過跟昱力比較相近的是
我也認為即便現在的環境如何如何
要真正吸引從未好好認識佛法的人進門來
需要的是幾位有深刻修行的師長
好的修行人就像好的音樂一樣
[這個比喻可能不好但沒有任何不敬的意味]
無論什麼樣的人碰到他都能生起歡喜與感動:)
或許這一路上從研讀義理到實際修行
理性思辨的成份相當高
但是真正的動力來源還是要歸於
佛法對於轉化心念品質的效果相當強大
在這條道路上從起點開始
一直都能感受到超越身心束縛苦樂的自由[與"快樂"]"是""存在"的
[礙於語言問題還是要用到快樂、存在兩個形容詞跟一個繫詞XD]
也因此我不太能理解部分學長提的朝慈青社或福智社模式轉型的建議
不是說從日常生活中實際付出奉獻來修習智慧不好
不是說辦活動出遊交友大家快快樂樂歡歡喜喜不好
有些方法包裝得可能太多
反而會看不見智慧的核心

中午用完餐後
先後是兩種不同形式的社友故事與心得分享
經歷了五十年
全盛時期社員數可高達數百人的一個社團
隨手捻來都是充滿趣味的故事或是深具啟發的心得
西蓮淨苑的慧觀法師跟幾位淨苑的僧眾此時也到達會場
因為淨苑跟師大中道社的深厚因緣
他們早上先前往參加中道社的五十週年社慶
我是今天才知道原來慧觀法師也曾是晨曦社的一員:-)

接下來的淨修捷要是今日活動中的行門
跟倫理學一樣思考與實踐互相激盪成長
解行並重才是修行的正途:-)
本來以為是謝老師帶領
結果竟然請到了淨苑的法源、法可、法洲(?)法師
真是不可思議

整日的正式活動依照傳統以無盡燈來收尾
[現在很多地方辦活動也會用無盡燈作結束
不過聽說這是晨曦社首創的?!待查證]
聖誕節去懷恩堂也有唱平安夜傳燭火的活動
不過還是無盡燈比較感人啊XD
或許基督宗教的某些精神與佛法共通
但是在佛法修行上對一切有情所發的大願與承諾
那樣平等廣大的心量是我不曾在基督宗教中見到的
現在光是回想那情景
就讓我汗毛直豎了好久
更讓我對自己在身語意上下的功夫不多感到慚愧
這也是我第一次唱弘一大師(李叔同)作的三寶歌
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晚上的聚餐就近在二活的筷子舉行
筷子大概因為不是專門做素食料理的
用了滿多奇奇怪怪的加工素料XD
聚餐意外的收穫是
抽中某經營攝影器材的學長布施的一台Nikon Coolpix S4000
雖然相機對我而言一直算不上必備品
不過既然得到了也就歡喜接受
拍一些生活中令人感動的畫面也是不錯

......

今天可謂法喜充滿的一天

很久沒有這樣的因緣
可以如此毫無罣礙地和別人互動
雖然跨越了整整半個世紀
大家各有不同的修持法門
有些學長事業或官也做得很大
但碰了面談論起來
卻能這樣一見如故、平等輕鬆自在
這樣的際會並不多見
在台灣大概也只有晨曦社有這樣的傳統

從眾多在家出家的學長身上學到了很多:)

Labels: